广东会

当代产品设计师怎么做好产品设计?

发布时间:2023-12-10 11:35:44 作者:广东会产品设计 5

  近几年,用户体验设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设计开发同仁开始认识到,一个产品的设计开发需求不应该仅仅由繁杂的功能特性堆积而成,而应该从核心价值用户场景出发,将产品提供的功能特性进行有效串联。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趋势,也是我们在做产品需求分析时应该把握的方向。

  

  深挖一下,在核心价值用户场景的思考维度上,还有很多点可以去拓展。各种点的思考活跃丰盛使得很多优秀的设计师和产品经理形成了自己独特但有一定共性的产品设计理念,这也是产品设计进阶的必要过程。

  当我们从核心价值用户场景出发来思考产品需求时,我们需要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这需要我们对市场、用户、竞争对手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从而确定产品的核心价值和定位。同时,我们还需要对用户的行为和习惯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研究,以便更好地把握用户的需求和痛点。

  最近读到BJ Fogg的一篇论文,A Behavior Model for Persuasive Design,觉得论文里提到的用户行为分析三要素很基础很有趣,可以作为核心价值用户场景分析的一个思路方式输入,所以今天记录下来,并做一些自己粗浅的思考总结。

  在确定产品的核心价值和定位之后,我们需要将产品的功能特性进行有效的串联。这需要我们对产品的功能特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从而确定哪些功能特性是必要的,哪些功能特性是可取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将这些功能特性有效地串联起来,以实现产品的核心价值。作者在一张简单的示意图里表达了这个模型,纵轴是动机,横轴是能力,在动机和能力足够高的时候(图右上角),同时有触发点,用户就会去操作任务。

  模型的三个因素,简单讲述一下。

  1,动机。

  用户做一件事情的动机是什么?有没有这个意愿?这个因素非常好理解。

  例如春运抢火车票,在外地工作春节想回老家同时火车能连接两地的用户场景,用户就对抢火车票有强烈的意愿,动机产生。如果在这个场景中用户在老家工作、过节不回老家、回老家只能乘飞机,任何条件的改变都可能让用户失去抢火车票的动机,用户就不会进行抢火车票这个操作了。

  动机1,快乐/痛苦:最近的一个感受是Chrome对比IE,前几天公司Chrome不好用了,用IE真痛苦。

  动机2,希望/恐惧:以知乎为例,希望是知乎回答问题是希望更多人看到自己的想法,自己同时得到反馈吸收新知识;恐惧是担心看了一本好书忘记精彩内容,所以在知乎专栏写下来备份,记得。

  动机3,社会认同/排斥:例如大部分人愿意在朋友圈分享锻炼跑步的消息,但是不会分享类似酗酒的事情。

  动机是行为产生的基础,是我们做产品设计分析用户行为需要思考的第一点。

  在用户体验设计的蓬勃发展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的出现。这种方式强调产品的核心价值用户场景,即从用户的需求和行为出发,深入挖掘产品的使用场景和功能特性,从而将它们有效地串联起来。这种思考方式的出现,让产品设计开发同仁们更加注重用户的需求和体验,也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易用性。

  2,能力。

  能力也很好理解。用户有没有完成这个任务的能力,是判断用户是否会去进行这个任务操作的重要因素。还是讲抢火车票这个例子,动机足够的用户,抢火车票的能力有不同。掌握基本网络操作技能的用户才能在12306网站上尝试网络购票,有足够耐心的用户才能通过电话购票,有关系的用户可以直接问亲戚朋友拿票,眼神好脾气好的用户才能去面对12306上的验证图,用户是否有完成这个任务的能力,是我们分析用户行为的第二点。

  3,触发点。

  触发点说简单一点,就是让用户想起来有这么回事的提醒机制。例如早上起床闹钟 ,就是一个触发点;微信提示也是一个触发点。这个世界,触发点太多,用户怎么反应过来怎么去生活工作,其实是把触发点和前两个因素结合起来思考的。正如作者所描述:有效的触发点有三个特性,第一,用户感知到触发点,第二,用户能把触发点和目标行为结合起来,第三,触发点发生的时候用户同时有动机和能力去完成目标任务。触发点我觉得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用户粘性会大大提升,用得不好,会惹恼用户。好的触发点应该充分考虑到用户的动机、能力、当前所处环境等因素。

  总之,用户体验设计的蓬勃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让我们更加注重用户的需求和体验,也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易用性。在未来的产品开发中,我们应该继续坚持这种思考方式,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